【敏感孩子的成長】
還記得五月底帶🐳妹妹去體驗音樂課,妹妹一整個巴在我身上,不敢離開。音樂稍微大聲、老師過來想協助引導、或是任何一個動作變化,都讓妹妹覺得緊張焦慮。
這週,久違的OT宅媽終於有機會再帶妹妹上課,之前就聽爸爸描述妹妹上課穩定很多,今天自己親眼看到,真心覺得孩子又長大了~(拭淚~)。
雖然聽覺偏敏感的🐳妹妹,聽到突然大聲的重音,還是會出現逃避反應。但隨著音樂轉換,或老師貼心將音量轉小,妹妹不久就能適應再度開心跟課。
的確,敏感的孩子需要我們多一點同理,多一點觀察,多一點預告,多一點準備。
放慢速度,不要太快想馬上帶走他們,這樣只會造成反效果,會出現極大的負面情緒反應,甚至烙印在他們的小腦袋瓜中。
每個孩子感覺閥值不同,有些孩子需要較快的速度感和較強的刺激,才有良好的反應。而對剛剛孩子是適切刺激的訊息,對另一個孩子,卻可能是過度負荷,造成本能反應的戰(攻擊或打人)或逃(大哭或過度依附)。
甚至於,同一個孩子面對相同刺激量的訊息,在一日中不同的時間點,都可能會有不同反應。
因此,觀察孩子很重要,彈性的與孩子互動更是必要。面對敏感的孩子,在安全感存在之下,去豐富各類刺激是必須的練習,家長們更要保有彈性,不先預設立場與目標。
同樣的,在這一來一往的接招拆招過程中,家長們也別忘了照顧自己,適時的休息和放空,畢竟這些互動是很燒腦傷耐心的~😅。
孩子會在我們愛與支持陪伴下,用自己的步調成長~❤
#敏感的孩子